本篇納入澳大利亞(71位)、荷蘭(32位)黑色素瘤患者資料,並結合美國(115位)患者做驗證。
發現免疫療法的反應(response)和免疫副作用(irAEs)相關的腸菌生物標記物有區域的差異,澳洲有反應者(responder)顯著高的菌群在荷蘭患者中無法再現;產丁酸菌的數量與副作用成反比。
在群落類型(community type)分析中發現擬桿菌科(Bacteroidaceae,Ba)與瘤胃菌科(Ruminococcaceae,Ru)的含量與腸道特徵、治療反應有關。
Ru者腸道菌多樣性較高,也有較好的治療結果。回溯參數資料發現,Ru者纖維攝取高、血液CRP濃度也較低(代表發炎少),或許增加纖維素攝取是幫助免疫療法效果的新策略。
發表於 Nat Med (IF 87.24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