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小鼠身上使用氮氧甲烷 (azoxymethane,AOM) 誘發大腸癌並給予吸菸條件 (暴露於菸霧中),發現腸道菌群會有顯著改變,包括 Eggerthella lenta 在內的細種顯著增加;吸菸也改變了小鼠糞便代謝體,例如致癌性牛磺脫氧膽酸 (TDCA) 的合成增加,其濃度也與 E. lenta 呈最正相關。
與不吸菸的小鼠相比,暴露於菸霧中的小鼠結腸上皮受損增加,致癌性 MAPK/ERK 和促炎反應 (IL-17 與 TNF) 路徑也增強。
將吸菸組的小鼠糞便 FMT 至無菌鼠中,E. lenta 和 TDCA 都增加,另外腸道屏蔽受損、MAPK/ERK 與發炎反應也都與先前的觀察一致。此外,結腸細胞也發現有明顯增生的趨勢。
雖然直覺上吸菸與腸道關係不大,但吸菸所引起的腸道菌群與代謝體的改變,都與大腸腫瘤發生有關。
發表於 Gut (IF 23.05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