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知芳香烴受器 (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,AhR) 可接受吲哚 (indole) 的刺激而調控巨噬細胞活性、影響癌細胞的生長;當 AhR 過度活化會抑制巨噬細胞,導致癌細胞增生,反之癌細胞可被巨噬細胞清除。
由於 indole 是腸道菌代謝色氨酸 (tryptophan) 的產物,因此作者藉由胰臟癌的小鼠模式去釐清「腸道菌-AhR-癌症」軸線的機制。
實驗發現,無論是剔除 AhR 或 AhR 抑制劑都能有效抑制胰臟癌生長;利用抗生素實驗則證明,若清除產 indole 腸道菌、讓 AhR 減少活化也可抑制胰臟癌,顯示腸道菌的代謝物對於癌症免疫力有重要影響。
透過比較產 indole 與不產 indole 兩組乳酸桿菌,發現產 indole 的乳酸桿菌 (包含 Lactobacillus reuteri 與 L. murinus) 會增加胰臟癌的生長,而且從飲食中攝取的色胺酸則是腸道 indole 主要來源,也是影響胰臟癌生長的關鍵。
雖然羅伊氏乳酸桿菌 L. reuteri (L. murinus 常見於齧齒類腸道中,暫且不論) 可抗發炎,但是過度抑制發炎反應,反而有可能會促進癌症惡化。
發表於 Immunity (IF 31.745)
原文 https://www.cell.com/immunity/fulltext/S1074-7613(22)00035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