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以來高脂飲食(high-fat diet)都被視為肥胖等代謝疾病的主因,但是在發胖之前,腸道菌就已經有了變化。
小鼠實驗發現,高脂飲食會先讓小鼠腸道中常見的分段絲狀細菌(segmented filamentous bacteria,SFB,是誘導小鼠免疫反應的重要共生菌)消失,再讓Th17減少,而加劇Th1反應和發炎。
由於SFB的消失伴隨著Th17消失,說明SFB是維持Th17 homeostasis的關鍵;也說明SFB誘發的Th17,對肥胖有保護作用。
為了進一步鑑別飼料中的飲食關鍵,作者們比較了正常飼料(normal chow diet,NCD)、高脂飼料、低脂飼料,卻發現低脂飼料反而SFB消失更多;後來使用正常飼料搭配不同濃度的葡萄糖,找到「高糖(濃度10%)」是導致SFB消失的重要因素。
機制上,HFD的高糖造成Faecalibaculum rodentium(Fr)增加,會在腸道中競爭SFB的定殖,減少Th17抑制脂肪吸收的效果,增加脂肪堆積與代謝紊亂。
總結: 高糖 → Fr↑ → SFB↓ → Th17↓ → lipid吸收↑ → 肥胖等症狀
發表於 Cell. (IF 66.85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