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菌新知

新生寶寶自帶細菌? 科學家不買帳

2024-03-08  一般

這篇觀點(perspective)文章質疑胎兒微菌叢(fetal microbiome)的存在,並認為先前研究中檢測到的微生物訊號可能是由採樣、DNA 萃取或定序過程中的污染造成。主要原因包括:

1.健康懷孕時,胎盤和子宮內環境必須維持無菌的狀態以保護胎兒遭受細菌的侵害。

2.胎兒檢體中檢測到的菌種與可能的外部來源(DNA試劑汙染、皮膚菌、陰道菌)菌種有很大程度重疊。

3.若健康胎兒自帶菌群的假設為真,則與長久以來免疫、臨床微生物和無菌動物實驗所衍生的實驗結論與觀念相悖離。

4.胎兒免疫發育可由穿過胎盤的母體微生物代謝物或抗原來驅動,不需要直接暴露於"活菌",也可保護胚胎避免遭受過度激烈的免疫攻擊。

5.某些伺機性病原菌(opportunistic pathongen)甚至被發現存在胎兒微菌叢,這在生物學上是令人無法置信的。

文章最後強調,低生物量檢體(low-biomass sample)的微生物分析更要注意污染控制,以免做出錯誤的結論。作者認為現有證據強烈支持「子宮是無菌環境」的說法,同時提醒避免將研究資源投入到"不存在的"胎兒微菌叢研究。

發表於 Nature (IF 64.8)

原文 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86-022-05546-8

新生寶寶自帶細菌? 科學家不買帳